宋清輝:全面注冊制下機遇與挑戰并存
長期以來,大多數中小投資者一直將注冊制視為利空,畢竟注冊制就類似于取消入場門票,上市企業的快速增加將會帶來兩大影響,一是導致抽血效應,二是導致資金離場。另外,由于當前的證券市場監管制度并不完善,注冊制的出臺很有可能會令一些“別有用心”的擬上市企業,通過各種漏洞在資本市場中“圈錢”,此舉顯然不利于資本市場的長遠健康發展。 但是,從理論上來說,注冊制真的是好事,至少對有融資需求的未上市企業來說是一樁好事。比如注冊制能夠讓企業從資本市場中獲取更多的融資,有助于企業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。此外,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即站上了面向全國投資者的“直播平臺”,能夠得到向投資者介紹企業情況和最新產品的機會,也能通過發布公告、回復投資者問答、接待機構調研等模式創造低成本的傳播熱點,以進一步擴大企業影響力,繼而通過資本市場和企業運營的“組合拳”來全面充實自身經營,從而達到企業業績和股價的雙豐收。 同樣的,注冊制也需要一定的規范和約束。站在監管的角度上,則需要盡快出臺更完善的市場監管機制??紤]到注冊制落地后,擬上市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將會較之以往“輕松”許多,一旦監管方面出現缺失,市場就會埋下隱患。因此,出臺明確、清晰、無歧義和可操作的監管細則極為重要。與此同時,既然上市方便,也需要退市干脆。在前期核準制的方式下,上市企業造假、虛報、隱瞞等惡劣現象已接連不斷。那么在IPO明顯放寬的注冊制環境下,恐怕會出現更多的造假事件發生。那么,打擊上市企業造假必須以零容忍的態度認真對待,除了常規的罰款或者多倍罰款、禁入市場之外,還需要采用納入誠信黑名單、入刑等懲罰方式,以大幅增加擬上市企業的造價成本。 這也意味著,無論注冊制實施與否,投資者若是能夠認真研判,投對有潛力、有能力、有后續動力的企業,就能夠長期獲得豐厚的回報。當然,這還需要監管機構強而有力的保駕護航,以防止別有用心的企業“搞破壞”。事實上,注冊制也好,審核制也罷,要想A股長期向好發展,重點在于市場的組成部分——企業、投資者、管理者和機構健康無虞。其中上市企業是組成部分的關鍵因素之一——企業的業績、股價行情決定了投資者對其是用“真金白銀”支持還是“用腳投票”。一言以蔽之,若資本市場上的每一家上市企業都能夠長期向好發展,中小投資者對中國證券市場才會越來越有信心,才敢于大膽放心投資。 需要指出的是,一家擬上市企業在上市的過程中,雖然可以“自顯神通”,但歸根結底離不開各地的政策支持。自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啟動以來,全國各地迅速掀起搶抓注冊制改革機遇熱潮。例如川企奔赴資本市場,猶如股票二級市場一樣火熱;貴州證監局2月3日召開重點企業上市推進工作座談會,通報推進企業上市掛牌主要工作任務和舉措;廣東證監局支持地方政府完善獎補政策,降低企業融資成本。2月6日,深圳8部門擬通過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、有效擴大市場需求、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、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4個方面幫助深圳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。筆者認為,如果各地都能采取類似的措施,為當地的中小企業保駕護航,那么中國資本市場中的優質企業將會越來越多,股價和投資者信心都會得以持續提升。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,相信隨著資本市場制度的逐漸完善,以及對相關問題的持續健全和完善,A股全面注冊制將更有助于驅動資本市場加力服務于實體經濟發展,使其真正成為中國經濟的“晴雨表”。 ![]() |